交大主页 | 中文 | English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专业简介及特色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发达国家,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制造业,约70%~80%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该学科是研究机械制造理论与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学科。该学科主要面向国家需求、学科前沿和工业应用,以高效、节能、绿色和智能地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并提升用户价值的产品为目标,着重研究其各种先进制造理论、方法、技术、工艺和装备与系统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力学、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基础理论和方法。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设计和制造”相结合,“机械和电子”相结合,“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学科,本学科以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主战场,是实现企业科技创新和国家经济腾飞的有力支撑。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已形成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制造装备智能测控与故障诊断和微纳制造技术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方向。本专业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复杂零件数字化制造、复杂系统建模、制造系统信息集成、云计算和网络化制造等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和制造软件;发展和完善了制造装备开发和高可靠性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信号检测、伺服控制、机器视觉(非接触测量和视觉检测)及健康管理等理论和技术,在复杂机电制造装备可测试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精度控制、故障诊断及其预测、冗余重构等基础理论的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在难加工材料、难加工零件和低刚度零件的微纳特种加工技术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专业成功研发了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圆柱坐标码垛机器人、通用6自由度机器人、人机协作模块化机器人等产品。掌握了机器人控制以及机器人结构设计的核心技术,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一流水平,创立了自主研发体系,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分别毕业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导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大大增强了学科的竞争优势。有的导师在英国和日本留学多年,部分研究生课程实现了全英文教学;有的导师具有企业十几年的实践经验,科学研究既考虑课题的学术性,又考虑学生的就业前景,为研究生毕业后顺利工作铺平了道路。经过本学科的培养,毕业生可以掌握该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门知识,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成为科学、技术和工程相结合,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人才。

◆ 主要研究方向

  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
  制造装备智能测控与故障诊断
  微纳制造技术

◆ 师资队伍

  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
  研究生导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占100%。

◆ 学科建设及科研成果

  本专业依托“载运工具先进制造与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验中心”,以及具备军工项目研发资质的“机电装备研发基地”,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数字化制造与装备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拥有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和制造软件,拥有三坐标、四坐标、五坐标数控机床、三坐标测量机、大功率超声加工设备、教学型柔性制造系统、高精度激光测径仪、高精度孔型测量仪等实验和检测设备,为本专业的科研与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 就业

  研究生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类型的单位就业,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单位中,国有企业占42.03%,科研院所占18.84%,近65%的毕业生留京工作。
  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机床研究所、京东方科技集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