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主页 | 中文 | English |

机械工程领域

(专业领域代码:085201   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机械工程学科主要围绕国民经济和国防中的各种机械装备,开展设计、制造、运行、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包括机械的基础理论、各类机电产品与装备的设计方法、制造技术与系统、检测控制与自动化、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以及各类机械装备运行维护的理论与技术等。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机械设计及理论

(1) 机器创新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机构概念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以及智能设计等理论、技术以及先进设计工具与平台;

(2) 机器人学:研究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的结构学、运动学、动力学及控制技术;

(3) 机电液磁一体化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磁性材料的制备,机电液磁在生物医学、传感器、密封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4) 精密制造与摩擦学:研究在精密零部件加工中获得高精度产品的精密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机械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机理、影响因素及减摩的措施,以及与摩擦磨损相关的设备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

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 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复杂系统建模、制造系统信息集成、云计算与网络化制造技术及装备;

(2)制造装备智能测控与故障诊断:研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复杂机电制造装备的智能测控、故障诊断和冗余重构等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

(3) 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难加工材料、难加工零件和低刚度零件微纳制造技术的机理、工艺和装备。

二、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领域主要面向机械工程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要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独立运用本领域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学校提倡与企业挂钩,促进学校、科研、生产三结合。

为保证培养质量,培养方式采用采取双导师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与工程单位遴选的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达到相应水平)联合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校内导师负责制订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同步进行、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学习年限

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年限2~5年。每年应有2个月时间到校进行课程学习,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应参照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要求,针对机械工程领域特色和企业需求拓宽专业面,注意知识更新,并可以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进行定制。课程学习阶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

进行科学研究与撰写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要求研究生完成相应的论文环节。学位论文所包括的主要环节有: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来自企业和现场,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重点应是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也可以是工程设计类、产品开发类或试验研究类论文,如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工程专业软件开发、大型工程或特殊的试验等。

(1) 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指直接来源于机械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机械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 工程设计类学位论文:指综合运用机械工程领域的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设计工具等,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所从事的工程设计。

(3) 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指来源于机械工程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各类应用软件开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了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4) 试验研究类学位论文:针对某个试验对象或试验任务开展的专门大型或特殊试验研究,或目前尚无标准规范的试验方法研究。

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表现出作者具备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学位论文水平,还应看其内容是否有新见解,或者看其实用价值,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创造这些效益的可能性。达到以上要求的,均为合格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工程型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应聘请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人员,组成指导小组,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学校和有关协作单位共同完成工程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任务。

2、指导教师

每名工程硕士研究生需配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各1名。

校内导师从我校选定,必须是从事机械工程或相关领域,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并具有研究生指导经验的教师。

企业导师从企业和现场选定,必须是从事机械工程或机械工程相关专业或与课题有关的工程领域,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

3、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在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预答辩和匿名送审

在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工程硕士研究生须参加由学院统一组织的预答辩和匿名送审环节即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有:开题报告、预答辩、匿名送审、答辩,均为必修环节,但不计入学分。其中,开题报告至预答辩时间间隔不少于6个月。预答辩委员会由35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导师可以作为预答辩委员会的成员。

每篇学位论文应由2名评阅专家进行评审。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学位论文答辩

(1)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学位论文应聘请机械工程或相关领域的2名教授、副教授、高工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进行评阅。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来自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同行专家。

6、学位授予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六、其他

其他有关要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和学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课程设置表: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总学分不低于32.0分)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10083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考试
≥7.0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考试
22006340
专业外语
32
2.0
 
 
考试
25999301
信息检索
16
1.0
 
 
考试
25009310
知识产权
16
1.0
 
 
考试
基础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2
2.0
 
 
考试
≥2.0
 
工程数学与应用
32
2.0
 
 
考试
 
数值方法与计算
32
2.0
 
 
考试
21008304
统计方法与计算
32
2.0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2006312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32
2.0
 
 
考试
≥6.0
22006313
高等机构学
32
2.0
 
考试
22006322
现代制造系统
32
2.0
 
考试
22006315
现代控制工程
32
2.0
 
 
考试
专业课
24006318
摩擦学
32
2.0
 
考试
≥6.0
24006319
微型机械概论
32
2.0
 
考试
22006319
数控理论与技术
32
2.0
 
 
考试
24006321
计算机辅助曲面设计与制造
32
2.0
 
考试
24006315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32
2.0
 
考试
22006317
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32
2.0
 
考试
22006318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32
2.0
 
 
考试
选修课
24006368
表面工程
32
2.0
 
考试
≥12.0
24006326
面向对象技术及VC++高级编程与开发
32
2.0
 
考试
24006341
机械故障诊断学
32
2.0
 
考试
24006363
生产运营管理
32
2.0
 
考试
22006343
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
32
2.0
 
考试
22006314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方法
32
2.0
 
 
考试
24006329
可靠性工程
32
2.0
 
 
考试
22006324
计算机控制与实时仿真
32
2.0
 
 
考试
24006333
CAD/CAM技术
32
2.0
 
 
考试
24006334
嵌入式单片机应用系统
32
2.0
 
 
考试
24006365
现代传感器技术
32
2.0
 
 
考试
24006331
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
32
2.0
 
 
考试
22006316
机械强度理论与方法
32
2.0
 
 
考试
 
智能工程
32
2.0
 
 
考试
 
计算机网络
32
2.0
 
 
考试
 
现代工程材料
32
2.0
 
 
考试
22006300
材料加工原理
32
2.0
 
 
考试
自选课程
论文环节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预答辩及匿名送审
 
 
 
 
 
 
 
备注:
1.自选课程,可从本专业或外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均可。
2.对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的要求:应结合课题研究方向进行,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50,其中参考外文文献应在20篇以上,按本领域的学位标准要求进行选题并进行开题报告。论文开题需由研究生本人提交书面报告,一般应在课程结束后完成,字数不少于5000字,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内容。综述的内容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问题和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