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 2018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7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6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4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3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1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3硕博连读试点班培养方案
- 2011硕博连读试点班培养方案
- 2018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7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8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7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8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7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6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4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1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热能工程
(专业代码:080702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热能工程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的开展科学研究、处理工程技术实际问题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身心健康。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热能工程属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领域的二级学科,主要以热能转化设备的能量转换过程、两相流动与沸腾、燃烧设备与技术等为研究方向,应用数学分析手段、计算机仿真与数值解和实验研究等手段,开展热能动力设备与新能源技术、高效换热设备、洁净燃烧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洁净能源热利用技术
天然气高效燃烧利用技术研究;生物质与垃圾燃热利用技术,氢能及动力电池技术。
2.多相流动理论与技术
电厂系统及核电站系统两相流与传热研究,新型换热设备技术研究。
3.燃烧设备与污染控制技术
清洁煤燃烧设备与技术;脱硫脱氮设备与技术;高效节能设备与技术研究。
4.热力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订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8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专业课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课程教学一学年分为四个时间段安排,每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0.75学年时间内完成。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
为体现分层次、分类型培养的指导思想,对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可分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制定,重视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位论文阶段的各环节包括:
1.论文工作计划及选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应在第一学年末完成。
2.论文答辩等环节和要求。
硕士生一般要用1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论文答辩一般应在第五学期末进行。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经导师签字认可,与学位论文一起提交。对推荐免试的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六、其他
其它有关要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课程设置表: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总学分不低于28.0分)
课程性质
|
课程属性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备注
|
|
秋
|
春
|
|||||||
学位课
≥17.0
|
公共课
|
00000012
|
第一外国语
|
64
|
2.0
|
√
|
|
|
2100930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
|
|
|||
21009305
|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
√
|
|||
基础课
|
21008302
|
数值分析
|
32
|
2.0
|
√
|
|
|
|
21008304
|
数理统计
|
32
|
2.0
|
√
|
|
|||
专业基础课
|
22006330
|
热力学原理
|
32
|
2.0
|
√上
|
|
≥8.0
|
|
22006331
|
传热传质分析
|
32
|
2.0
|
√上
|
|
|||
22006341
|
流体力学进展
|
32
|
2.0
|
√上
|
|
|||
专业课
|
22006342
|
高等燃烧学
|
32
|
2.0
|
√
|
|
||
必修环节
≥3.0
|
无
|
23006300
|
文献综述
|
|
1.0
|
|
√
|
|
23006301
|
前沿讲座
|
8次
|
2.0
|
|
|
|
||
任选课
≥8.0
|
选修课
|
24006336
|
换热器理论与分析
|
32
|
2.0
|
√下
|
|
≥4.0
|
24006370
|
沸腾传热与两相流
|
32
|
2.0
|
√下
|
|
|||
24006339
|
计算流体力学应用与实践
|
32
|
2.0
|
|
√
|
|||
24006371
|
循环流化床设备与技术
|
32
|
2.0
|
|
√
|
|||
24006372
|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
|
32
|
2.0
|
|
√
|
|||
24006346
|
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
|
32
|
2.0
|
√(上)
|
|
|||
24006353
|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
32
|
2.0
|
√(下)
|
|
|||
24006354
|
清洁煤燃烧技术
|
32
|
2.0
|
|
√
|
|||
自选课程
|
|
导师指定
|
|
|
|
|
|
|
补修课程
|
|
导师指定
|
|
|
|
|
附注一
|
备注:
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参加8次以上由学校、学院或导师安排的学术活动,并作一次以上的学术报告。
对文献综述的要求:要求写出5000字以上综述报告,其中参考外文文献应在20篇以上。
附注一:对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应补修由导师指定的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当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较多时,可指定若干门主干课程集中开设。
注:公共课、基础课开课以当年开课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