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之星 榜样力量”机电学院研究生先进人物系列报道(九)
交大十年,砥砺前行
——记交通大学“榜样的力量”学术宣讲团成员李洪萌
李洪萌,机电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201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内燃机燃烧,师从李国岫教授。2006年李洪萌在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就读本科,2010年就读本校研究生,2011年通过硕博连读攻读本校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今年是李洪萌在北京交通大学求学的第十年,在求学期间,李洪萌一直以“有志”、“有识”、“有恒”这六个字严格要求自己,在科研学术、志愿服务、学生工作等多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先后获得过“太原重工奖学金”、智瑾奖学金、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称号或奖励,2015年荣获北京交通大学“五四奖章”,2016年入选交通大学“榜样的力量”学术宣讲团首批成员。
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研究生期间,李洪萌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参与了导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973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开展高强化柴油机方面的研究。主持优秀博士生创新基金项目2项,针对代用燃料合成气,开展了合成气燃烧特性的研究,对其安全高效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发表SCI检索论文7篇,均发表在能源与动力领域顶级期刊上,其中一区1篇,2区4篇。
兴味盎然,结缘科研
出于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在本科大三学期,李洪萌便申请进入机电学院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开展内燃机燃烧方面的科学研究,每次下课,他都会跑到实验室,追着师兄师姐问问题,一起做项目,同时积极参与实验室每周一次的课题组例会,以本科生的身份严格遵循导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在此期间,文献检索、文献综述、研究工作开展、研究结果分析、学术论文撰写等各关键环节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都有所积累,为之后的科研生涯夯实了基础。
多看文献,制定计划,多和导师沟通是他在交大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心得体会。他在阅读文献上花费的时间占到整个科研工作的60%以上,先后研读了5000多篇的英文文献,系统、深入的掌握了燃烧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了学科前沿。制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个学期开学,按照导师的要求,他都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设定时间节点及预期目标,通过工作计划,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绝不散漫疏懒。
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科研工作从来都不是不会一帆风顺。李洪萌同学总结说:“科研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前提是必须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博士期间,为了完成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他几乎每时每刻都泡在实验室,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最长的一次曾连续三个月满负荷工作,每天都是将近凌晨12点才回到宿舍,然而也就是在那攻坚的三个月,他撰写完成了三篇SCI论文。
学术交流,启迪灵感
得益于学校学院营造的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次次的院士报告、名师讲坛让李洪萌醍醐灌顶,坚定了他向科研高峰迈进的勇气。每年暑假他都会参加清华-普林斯顿燃烧学暑期学校,聆听国际顶级学者的授课,近距离的与大师交流学习。与此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亚太燃烧大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分会,内燃机燃烧节能净化分会等领域内重要学术会议,在与其它学者的学术交流中启迪灵感。
积极进取,全面发展
在学业和科研上严格要求自己之余,李洪萌还十分注重全方面锻炼自己。研究生期间,他连续担任三个年级硕士生班主任,担任机电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参加toastmaster国际演讲俱乐部并担任俱乐部教育副主席,担任北京天文馆社会志愿讲解员以及心语特殊儿童学校志愿者等,在服务他人中更懂得感恩的意义。
百廿交大,历久弥新,三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交大人继往开来,砥砺前行,肩负着振兴民族的使命,坚守着探求真理的信念。李洪萌同学继承了交大人的精神,通过激情与活力,辛勤与汗水,谱写了属于他的无悔青春,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一个“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交大人。
(机电学院研究生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