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主页 | 中文 | English |
您当前的位置是:学院首页|新闻中心|综合要闻|

《科技日报》专题报道翟洪祥教授团队:科研报国,一片冰心在玉壶

时间:2017-07-18 09:25:0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记者 马爱平

     科研报国,一片冰心在玉壶

                                 ——记北京交通大学翟洪祥团队

       从零到一,从一到世界尖端,需要多少年?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在北京交通大学,像翟洪祥团队6个人,3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助理研究员,均具有博士学位,14年坚守做一件事情,有点少见。

  他们做的事情,也不平凡。翟洪祥团队从事的“MAC 导电陶瓷结构遗传蜕变 MCC 材料及其在高速列车受电弓滑板的应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打破了国外在高速列车受电弓滑板领域的技术垄断、市场垄断和价格垄断,为中国铁路总公司节约数亿元的采购支出,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日,因贡献突出,翟洪祥团队荣获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扼制住垄断的“咽喉”

  高速铁路在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高速动车组列车的一些关键零配件,特别是受电弓滑板等消耗性关键配件,自我国高铁运营以来,不得不全部依赖外国进口产品。

  受电弓滑板是动车组列车获取能量的“咽喉”部件;列车运行时,通过滑板与接触网线之间的滑动接触,向动车组传输 25 kV / 200~500A 的牵引电能;是中国铁路总公司首批公布的53种对列车运行安全有重大且直接影响的一类零部件之一。

  “滑板材料的特殊性在于,它必须在接触网线不受损伤的前提下,足以耐受大载流、高速、干滑动磨损、不可避免的超高温电弧烧蚀的耦合作用和接触网上硬点的高速撞击,以及雨、雪、结冰等恶劣天气影响。” 翟教授说,多年来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开展了许多研究,但始终难有大的突破。

  翟洪祥团队利用新型 MAC 相导电陶瓷的优异特性及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历经14年的艰苦攻关,研制出具有我国原创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滑板材料及滑板产品,打破了外国垄断,提高了我国高铁的弓网技术水平。

  14年间,课题组在翟教授带领下,潜心研制出了一系列新型的多元碳化物复合材料(简称MCC),并应用这些新型特种材料研制出了高性能的高速动车组用受电弓MCC滑板,该成果共获得1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已建成了年产3万条MCC滑板的生产线。

  翟教授介绍,如今,在京广线、京沪线和湘桂线等高铁客运专线上,MCC滑板已顺利通过了300km/h及以下速度等级累计60万公里的装车载客安全运行考核,其技术指标现已被列入中国铁路总公司标准性技术文件(TJ/CL328-2014),并通过了中国铁路产品认证中心(CRCC)的认证。

    同心同德释放科研激情

  14年间,团队同心同德的最大动因,在他们看来是——翟教授言传身教的人格魅力。

  翟教授颇有一些侠客风范,科研成就常被国外顶尖学者翘大拇指,却对个人利益看的格外淡薄。在他的带领下,这支来自天南地北的海归团队每天干的热火朝天,释放了最大的科研热情。

  他们的工作时间是从早8:00到晚上10:00,除去吃饭,他们把时间都留给了工作,尤其是即将退休的翟教授,也常被学生们看到,晚饭后又“泡”在实验室,披星戴月才回家。

  70后黄振莺是团队里的年轻成员,也是大家的“小管家”,10多年前,从硕士、博士研究生开始就跟着导师翟教授做科研。“从那时到现在,翟老师常跟我们说,要当一个科学家,就要放眼世界,瞄准国际前沿。” 她说。

  当时,一些同学做论文查找文献都重点关注国内团队,而她坚持瞄准国际领先团队,她也因此拿到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如今她已是学院最年轻的博导之一。

  “团队成员多年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追求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一项值得做的事业。” 团队成员李世波教授说。

  值得做,在他们看来,就是科研报国,用所学所研转化为祖国的生产力、竞争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国际前沿,坚持做产业化,如今在MCC 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团队终摘得国际领先的桂冠,为我国科研团队争得了荣誉。

  “我们6个老师带的学生是互通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来找我们任何一个老师请教问题、指导试验,学生认了一个导师,相当于有了6个师傅。” 团队成员李翠伟副教授说。

  无私互补+无私奉献,在科研时间紧张、教学任务繁重的校园,翟洪祥团队14年间一直上演着这样的故事。

  周洋教授是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高端人才,进入团队后,他默默承担起一项体力活,就是维护实验设备。“最早的一台烧结炉用了十多年,时常遇到加热系统故障、真空度下降、冷却水管腐蚀等故障,需要更换部件、维修维护,这样的苦活、累活都是周老师亲力亲为。”翟教授说,每到学生要做重要实验,周老师就盯在实验室里,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虽然我65岁要退休了,但是我们的团队精神、科研激情和取得的科研优势,更重要的是大家的科研报国情怀,毫无疑问,都将由大家继续传承下去。” 翟教授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