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专访我院李德才教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时间:2013-11-08 08:41:00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11-07 09:39:53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陈彬
直到今天,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教授李德才还保留着张世民、吴宗泽等一批机械工程领域的老教授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讲课的录像资料。他说正是这些精彩的讲授让他对教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今,30年的时光已过,李德才自己也成为了一位在教学上卓有成就的师者。不久前,他被评为了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
当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很多人都会提出“科研是教学基础”的观点,因为在科研上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最新知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李德才看来,这样的提法并不十分恰当。
李德才表示,一些人会误解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为两者是一种单向的联系。事实上,“讲好课对科研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教学也是科研的重要基础”。
“这并不难理解。”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李德才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科研过程中,也需要申请课题,需要答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要做PPT,要让评审专家明白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自己具有足够强的讲述和分析能力,而授课正是对这种能力的最好锻炼。在教学中把自己的思路讲得很清楚,这也是申请论证课题时必需的一种科研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会对某一授课内容进行细致梳理,包括原理内容、适用领域乃至发现过程等。而在这些讲解的过程中,这些内容常常会对教师的科研问题产生有益的启发。
“总之,目前人们对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还有些认识不足。”李德才说。
提有意思的问题
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较之国外高校,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不足的。在一些高校中,教师提出问题后甚至会出现“冷场”的现象。然而李德才从教30年来,这种现象在他的课堂上却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是为什么呢?
“提问题其实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李德才说,老师提出的问题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让学生感兴趣,使他们在问题中得到启发,这才能激起他们思考和回答的动力,而单纯的纸面问题很难起到这样的作用。
李德才目前所教授的是机械设计课程,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与实际接触比较密切,且内容相对枯燥,这就更需要通过有效地设置问题,达到课堂上的互动。而作为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李德才的做法是将自己在科研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通俗化,转变为适合与学生互动的题目。
“这并不容易。”李德才说,因为对于硕士或博士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已经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对于专业问题便具有了一定领悟能力。然而对于在专业领域尚处入门阶段的本科生来说,将实际问题转变为他们能听懂并接受的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在熟悉自身研究领域的同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也许很麻烦,但作为教师,教书就是第一职责,在这方面下多大功夫都是不为过的。”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在采访中,李德才多次向记者强调,自己对于教学的最初热情,来自于“老先生”们在教学上对他的启发。
“我最早受吴宗泽等老教授的影响很大。通过看他们的录像和向他们当面请教,我感觉他们讲课的思路很清晰,甚至把他们讲课的话稍加记录便是一本书。听完他们的一节课,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舒服。那时我在想,自己要有这种能力该有多好。”李德才说。
自那之后,李德才在教学中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模仿这些老教授的言行。“甚至他们上课时不经意的小动作我都要模仿。”当然,单纯的动作模仿仅仅是授课的细枝末节,对李德才触动最大的,也是最值得他去“模仿”的,还是老先生们对于科研与教学的认真精神。
“一次,我去张世民先生家拜访,适逢张先生正在写一本书。老先生对于一张图放在那里,大小位置等细节问题都要亲自过问,那种对于学术的严谨让我至今难忘。”李德才说。
也正是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在李德才的教学与科研中,专心致志做好每一件事成为了他的办事准则。“无论我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把它当成是我这辈子唯一要做的一件事情。只有当事情办好后,我才会考虑其他事。”而他的这种认真态度,也在一言一行中感染到了他的学生。
有一年的教师节,李德才收到一位学生的祝福短信,短信中说道:“您认真做事的态度会让我一辈子受益。”这条短信让李德才十分感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管学生的岁数多大,在接触新事物时,他都像一个孩子。如果师者不认真,学生便难以分清好坏对错。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们树立榜样,这比多少句空话套话都要有意义得多。”李德才说。
《中国科学报》 (2013-11-07 第6版动态)